首页 关于我们 公司动态 【探路者】信创生态专家访谈——徐宁 北京长擎软件有限公司 总经理

【探路者】信创生态专家访谈——徐宁 北京长擎软件有限公司 总经理

2025-09-01 13:39:27 自主指令先锋号

徐博-个人照片.jpg

在信创产业从“可用” 向 “好用” 跨越的关键期,北京长擎软件以 “强基铸魂、数智赋能” 为理念,在基础软件安全与数据要素治理领域快速崛起。本次专访聚焦总经理徐宁,从核心赛道选择、技术突破到人才培养、生态共建,深度解析企业如何以内核级创新破解 “卡脖子” 难题,以产教融合培育信创人才,以区域协同构建产业生态。长擎的实践不仅彰显了 “专精特新” 企业的技术韧性,更诠释了信创企业将家国情怀融入技术攻坚的责任担当,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鲜活样本。

——《自主指令先锋号》编辑部

一、公司业务

芯语:徐总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本次专访。长擎软件自2023 年成立以来,在基础软件安全和数据要素治理领域快速崛起,短短两年多时间就拿下 “专精特新”“创新型中小企业” 等认证,还推出了通过等保四级认证的安全操作系统。作为公司总经理,您最初是如何确定这样的核心赛道?

徐宁:芯语你好。选择基础软件安全和数据要素治理赛道,本质上是基于对国家数字安全战略和产业痛点的判断。基础软件是数字基建的“根技术”,但长期以来我国在操作系统、数据库等领域存在 “卡脖子” 风险,关键行业的核心系统安全依赖国外产品,这在能源、金融等关键领域尤为突出。而数据要素作为新生产要素,其治理能力直接决定数字经济的发展质量,究其根本,操作系统作为数据承载的最底层软件系统,其安全保障能力也是确保数据安全治理的重要支撑。长擎的核心团队有近 20 年操作系统安全研究经验,参与过公安部等保标准制定,我们坚信 “安全可控” 必须从底层技术突破,这是赛道选择的初心。

芯语:长擎先后获得“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 等认证,这些资质对公司在技术研发、市场拓展和生态合作上带来了哪些实际价值?政策支持如何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徐宁:这些资质不仅是荣誉,更是实实在在的“发展加速器”。技术研发层面,各类资质也让我们获得了大量专项资金支持,长擎软件直接将这些经费投入到安全操作系统内核优化和数据治理平台升级中,进一步加速了 “跨版本迁移” 等专利技术的落地。

市场拓展方面,在政务、能源等对供应商资质有严格要求的领域,这些认证成为重要门槛。例如某省级政务云项目招标中,企业获得的资质让我们在技术评分环节获得额外加分,最终成功入围供应商名单。生态合作上,龙芯、阿里云等头部企业在选择合作伙伴时,会优先考虑具备这些资质的企业,认为其技术稳定性和持续创新能力更有保障,这为我们的生态互认证节省了大量沟通成本。

政策支持转化为竞争力的关键是“聚焦核心技术攻坚”。我们将政策补贴集中投入到 “卡脖子” 技术突破上,比如用补贴资金建立了内核安全研究团队,攻克了热补丁技术的兼容性难题,使长擎安全操作系统的漏洞修复效率领先行业平均水平 30%,这种技术优势又反过来巩固了我们在信创生态中的地位,形成 “政策支持 - 技术突破 - 市场认可” 的正向循环。

芯语:提到技术突破,长擎安全操作系统24 通过等保四级认证和自主自研认证,受测核心代码自研率超 96%,还申请了 “安全漏洞补丁分发”“操作系统就地迁移” 等多项专利。这些技术成果中,哪一项突破让您觉得最关键?它们如何解决行业实际痛点?

徐宁:最关键的突破是“内核级安全防护架构” 的落地。传统操作系统的安全防护多在应用层,类似 “防盗门装在门外”,而内核级防护是从系统最底层建立安全基线,能抵御 APT 攻击、供应链植入等高级威胁。比如我们的 “安全漏洞补丁分发专利”,解决了工业场景中 “停机打补丁” 的痛点 —— 通过热补丁技术实现漏洞修复不中断业务,这对电力、轨道交通等不能停机的关键领域至关重要。

在某省级电力公司的实践中,传统国外操作系统因漏洞修复需停机4 小时,影响供电稳定性。我们的安全操作系统通过内核级防护 + 热补丁技术,实现补丁分发零停机,漏洞修复效率提升 80%,这就是技术落地的价值。此外,“跨版本操作系统就地迁移” 专利则解决了行业 “迁移恐惧症”,某银行用这项技术实现系统升级时数据零丢失,迁移周期从 3 个月缩短到 2 周。

二、人才培养

芯语:您在多个场合提到“信创人才短缺是产业发展的最大短板”,长擎通过校企合作、认证体系、技能竞赛等方式构建了人才培养体系。在推动产教融合的过程中,您发现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最突出的断层是什么?长擎的 “理论 - 实训 - 认证” 模式如何填补这个断层?

徐宁:最大的断层是“场景脱节”。高校教学偏重理论和通用技术,而企业需要能解决行业具体问题的人才,比如懂工业控制协议的操作系统工程师、能做医疗数据分级的治理专家。某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实习时,连工业设备的传统协议都不熟悉,这就是典型的场景断层。

我们的解决思路是“把产业场景搬进课堂”。比如与高校共建的信创科研实践云平台,内置了电力调度、医疗设备控制等真实场景镜像,学生可以在平台上模拟 “为煤矿系统做漏洞修复”“给医院吊塔设备做系统适配”。再配合 “信创操作系统工程师认证”,将龙芯适配、数据分级等实操技能纳入考核,学生毕业后能快速上岗。目前我们已联合 30 余所高校培养了 2000 余名学生,不少人已成为金融、工业领域的技术骨干。

三、产业链建设

芯语:当前信创产业正从“可用” 向 “好用” 升级,您认为国产操作系统要实现 “好用” 还需突破哪些难关?长擎接下来的技术和市场布局有哪些重点?

徐宁:“好用” 的核心是 “体验不打折、生态无感知”。用户不会因为你是国产系统就降低需求,所以必须在兼容性、性能、稳定性上对标国际一流。比如工业场景要求系统响应时间低于 50 毫秒,我们通过内核裁剪和实时性优化,将长擎安全操作系统的响应时间控制在 30 毫秒内,这就是 “好用” 的技术支撑。

接下来长擎有三个重点:一是深化行业定制,针对电力、石油石化等领域推出“操作系统 + 数据治理” 一体化方案,目前已在某油田 SCADA 系统落地,实现工控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管控;二是加码开源生态,计划在国内知名开源社区发布面向工业场景的安全子项目,吸引更多开发者参与;三是推进区域布局,郑州分公司已入围河南数据企业名单,将重点打造中原地区信创技术服务中心,辐射华中市场。

芯语:郑州分公司入围河南省第一批数据企业名单,长擎在区域布局上为何选择华中地区?该区域的市场特点和产业需求与其他地区有何不同?如何将总部的技术优势与区域特色结合?

徐宁:选择华中地区是基于“产业基础 + 战略位置” 的双重考量。华中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交通枢纽,河南、湖北等地聚集了大量电力、汽车制造、轨道交通等关键行业企业,这些行业正是信创替换的重点领域,市场需求旺盛。同时,郑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方面先行先试,出台了数据企业认定、数据交易补贴等政策,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土壤。

区域需求的独特性在于“工业场景密集 + 数据要素试点先行”。与沿海地区侧重互联网、金融场景不同,华中地区的企业更关注工业控制系统的国产化替代,比如某汽车工厂需要将生产线上的国外操作系统替换为安全可控的国产系统,同时实现生产数据的合规治理。此外,河南作为数据要素市场化试点省份,企业对数据资产登记、交易合规的需求迫切,这与我们的数据资产管理平台高度契合。

结合方式上,我们采取“总部技术支撑 + 区域场景落地” 模式:总部提供安全操作系统、数据治理平台等核心技术,郑州分公司组建本地化技术团队,深入理解工业、交通等区域特色场景,开发针对性解决方案。比如为郑州某轨道交通企业定制了 “操作系统 + 数据加密” 一体化方案,既保障了列车调度系统的安全运行,又符合河南省数据安全管理办法的要求,这种 “技术 + 场景” 的结合让我们在区域市场快速打开局面。

芯语:长擎加入了光合组织、武汉市信创工作促进会等多个行业联盟,还与阿里云、南大通用等企业发布联合解决方案。在行业联盟中,企业如何避免“联盟形式化”,确保合作产生实际价值?这些跨企业合作在技术互补、市场拓展上带来了哪些具体成果?

徐宁:避免联盟形式化的关键是“聚焦场景落地,建立利益共享机制”。我们选择联盟伙伴的标准是 “技术互补性强,目标场景一致”,而非盲目追求联盟数量。例如与阿里云的合作,我们聚焦 “信创云平台” 场景,长擎提供安全操作系统,阿里云提供云平台技术,双方联合开发适配方案并共同推向金融、政务市场,这种基于具体场景的合作自然能产生实际价值。我们还在联盟内部建立了 “技术对接 - 方案开发 - 市场共拓” 的闭环机制,明确各方权责和利益分配,确保合作落地。

四、观点分享

芯语:当前国际技术竞争日益激烈,国产基础软件在走向自主可控的过程中,既需要技术突破,也需要建立文化自信。长擎在推动技术自主的同时,如何通过生态建设、标准制定等工作增强行业的“中国自信”?这种自信对产业走向国际舞台有何意义?

徐宁:技术自主是底气,文化自信是灵魂。我们在生态建设中始终坚持“中国标准、国际视野”,比如参与制定《服务器操作系统迁移指南》时,既立足国内行业需求,又参考国际最佳实践,让标准既有 “中国特色” 又具 “国际兼容性”。在某开源社区贡献技术时,我们的工业协议解析模块被纳入国际开源标准提案,这正是中国技术走向世界的体现。

增强“中国自信” 的关键是用实力说话。当我们的安全操作系统通过等保四级认证,性能指标超越国外同类产品;当联合生态伙伴拿下省级政务云项目,用国产化方案保障数据安全 —— 这些成果本身就是最好的自信来源。这种自信对走向国际的意义重大:一方面,我们的技术方案能为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提供数字安全参考,输出中国经验;另一方面,自主标准的成熟能让中国在全球数字治理中拥有更多话语权,推动构建更公平的技术秩序。

采访结语

从技术自研到生态共筑,长擎软件以两年多的扎实实践,勾勒出信创企业的成长路径。内核级安全防护筑牢数字底座,产教融合培育人才梯队,区域布局深耕行业场景,每一步都紧扣“自主可控” 初心。在国际技术竞争加剧的当下,长擎用专利成果、标杆案例与生态合力证明:信创产业的突破,既要技术硬实力,更需家国情怀的软实力。未来,这样的 “探路者” 必将为国家数字安全注入更强劲的动力。

本文转载自《自主指令先锋号》

自主指令先锋号.jpg